全村父老乡亲的幸福与个人的进步,孰轻孰重,王晋刚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他毅然决然抛弃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诠释了什么叫担当,他理应受到组织的表彰和全社会的尊重。
——临汾市政府副市长 乔飞鸿

王晋刚,男,襄汾县古城镇关村人,1979年4月出生,1999年 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担任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干部群众,抓党建、促治理、兴产业、惠民生,让关村蝶变为襄汾县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本人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山西省最美基层干部”、“三晋英才”等称号。
关村是关公后裔聚居地,忠义文化传承村,距襄汾县城13公里,紧邻古城镇区,临夏公路从村东经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全村有515户,2200口人,有72名党员,耕地面积3540亩,村域面积420亩。关村是“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
时光回溯到2014年,关村是个曾经的落后村,集体经济弱、环境卫生差,很多村民不得不外出寻找出路……年轻气盛的王晋刚除了有一股敢想敢干的拼劲儿,还颇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见不得自己的老家破败。王晋刚反复思索,关村已经到了最难的时候,关村需要他!他义无反顾地撂下经营多年的企业,回村竞选党支部书记。当选之后,自掏腰包,结清了村里欠下的3万余元水电费;拿出个人积蓄200余万元,耗时两年打了3眼深井,让全村3540亩旱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开挖铺设下水管道5000米,建成全县第一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彻底解决了村里污水横流、随意倾倒的问题;村里的“厕所革命”,探索运用“通风改良+节水马桶+大三格化粪”新模式,化粪为肥、变废为宝,走在全省前列;全村5条主干街道两旁累计种植花草树木2.4万余株,一年有绿、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2016年王晋刚带着村民代表走了9个省市区考察产业项目,最终选择发展冬枣产业。2016年9月,采取“支部引领+公司运作+党员带头+合作社经营”发展模式,投资605万元,流转土地150亩,建成30座冬枣大棚,统一发包给合作社,由农户承包经营,带动参与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使冬枣成为关村人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实现了个人和集体“双增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网上直播带货,关村创造过两小时直播,关村庆丰合作社线上销售281单,线下销售462单,共收入83694元的记录。
2017年11月,关村整村完成“煤改电”,家家户户装上了空气能,实现了清洁供暖,彻底告别世世代代“烟熏火燎”的生活,民心更暖天空更蓝。与此同时,他们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发力点,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管理,开展“最美媳妇”“最美婆婆”“最美环卫工”等“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弘扬好风气、增强凝聚力。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王晋刚说,农村孩子的教育就是乡村振兴的希望。经过多方协调,2018年9月1日,襄汾县第三小学关村分校正式成立,实行集团化办学。当日,第一批来自县城的6名支教老师全部到岗。“刚来的时候,孩子们的发音都不准,我用了两天时间专门纠正发音。”关村分校校长柴新艳介绍,在这里,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高质量教育。
曾几何时,因为家里没有浴室,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情”成了一些村民生活中的“大难题”,这些因为条件受限而“洗浴难”的人不在少数。为了让村里的困难群众能免费洗上热水澡,王晋刚亲自研究,决定将村委会原有的浴室升级改造成公共浴室。2月5号开始设计改造方案,2月18日启动改造,3月5日完成改造。改造升级的公共浴室焕然一新,4台热水器保障了充足的热水供应,5套集成浴霸灯让洗澡不用受冻,4个崭新的花洒一字排开,出水量足。浴室里还配备了浴床、储物柜、防滑垫、拖鞋,为前来洗澡的村民提供了方便。3月15日,公共浴室正式投入运行。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等弱势困难群众,以及60岁以上家里没有洗浴条件的老年人均可免费洗浴。浴室聘用了2名监管人员,保障洗浴人员的安全,从事卫生打扫工作,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长期正常使用。
2022年,为了给关村的发展插上数字的翅膀,王晋刚主动对接上级政策,为关村争取到省级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
以打造“数字乡村”为切入点,构建产业服务、民生服务、治理服务等平台。走进关村,随处可见“平安乡村”数字监控设备,在村委会电视墙上,可以看到24小时全天候动态监控画面。谁家的小猫小狗跑丢,有了这个监控,王晋刚很快就能帮助村民找回来。疫情期间,对村里过往的车辆和人员,都能快速查到其去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数字乡村给关村的农业带来了智慧的力量,动植物生长感知、环境温湿度调控、土壤环境监测、病虫害检测防治、水肥一体化、太阳能检测设备安装,一个个“高大上”的名词正在关村的田野上变为现实,农业产业管理的数字化应用正一步一步成为加快产业振兴的数字密码。农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监控蔬果大棚情况,远程用高科技设备进行管理。
关村是襄汾县古城镇乡村e镇试点示范建设范围核心区,王晋刚瞄准这一独特优势,带领村民发展电商经济。通过直播进行销售,把“关村冬枣”、“关村八大碗”、“关村豆腐”等特色农业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王晋刚还计划将全村3500亩土地统一实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平田整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发展最先进的智慧农业,农民土地入股,集体统一经营,合作社提供机械耕作。土地托管项目实施后,集体增加收入70万元,合作社每年收入70万元,村民增收105万元,实现农户、合作社、村集体三方共赢。
经过几年努力,王晋刚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解释,软弱涣散的关村实现了美丽蜕变,远近慕名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荣誉接踵而至,不仅走出了困境,还实现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蜕变,一幅智慧乡村的美丽关村新画卷正徐徐展现在三晋大地。
来源: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郭鹏